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句丽的特产  (第6/8页)
艘船只,等到这一艘船的技术给吃透了,自己能建造出一艘同样的船时,那李泰也就能够自己研究远洋航行的船了。    毕竟大唐只对盔甲与弓弩做了限制,不得擅自进行制造,但可没说不能制造远洋大船啊!    总而言之,整个天津随着通商口岸的建立,开始与高句丽进行逐步的通商。    李泰现在需要做得事情不多,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稳住,别浪,继续发展也就是了!    接着,李泰找上王玄策,对王玄策道,“今年耕牛能出笼多少?”    “可以有两万头!”王玄策对李泰回答,    “卢、卫、祖等幽州世家已经向我借来耕牛春耕,这些已经分配出去。    若燕王您也需要耕牛春耕,我还能让一部分用于食用的黄牛挂上牛环。    虽然用得稍微会有几分不趁手,但也能用来作为耕牛!”    “继续想办法增产!”李泰点头道,“我春天就不跟这些人进行争抢耕牛春耕。    但到了秋天,对耕牛需求上会更进一步增加,我需要你想办法增加耕牛的产量。”    “幽州天津城一带,以及沧州开始种植小麦,现在的耕牛应该足够了吧!”王玄策疑惑。    “你莫要忘记了,整个河南之地去年发生了水灾,淹没了不少的百姓,我们又从河南之地收纳了不少的百姓。    所以河南之地缺少人力是必然的,河南对耕牛的需求,远远超出了你我想象!”    “我明白了!”王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